? ? ? ?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8日訊 9月28日,在會展新城片區瀏陽河上方,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,雙向十二車道的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順利合龍,該項目是長沙首座引入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的城市橋梁。此次大橋合龍實現橋面全部貫通,標志著大橋主體結構施工完成,進入通車倒計時。
內置傳感器實時監測橋梁健康狀況
湘府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目前已全線通車,但其往東在距離瀏陽河西岸約300米處仍是一座“斷頭橋”,市民只能通過匝道上雨花大道(紅旗路高架)。湘府東路(瀏陽河-黃興大道,含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)是長沙“五個十大”中十大基礎設施項目之一,項目西起瀏陽河以西,東至黃興大道,長約5493米、寬100米,為城市快速路,采用主線高架橋+輔道的快速化設計。
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于2020年9月啟動建設,由長沙城發集團會展公司投資,長東公司負責建設,中建五局施工。項目總投資約4.03億元,西接湘府路高架橋,東至瀏陽河東岸,全長667米,其中西引橋325米,跨河橋梁342米,是整個湘府東路項目的控制性工程。大橋包含兩座主線橋和南、北兩座輔道橋,設計速度80公里/小時,雙向6車道,地面輔道為城市主干路,設計速度50公里/小時,雙向6車道。
城發集團長東公司總經理助理葛峰介紹,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項目把橋拆分成4座橋梁,在瀏陽河上方并行,兩兩相距僅1米左右,降低橋墩阻水率,并且保證河道單孔雙向通行要求。同時,施工時在橋梁主體結構內部關鍵部位安裝各種類型傳感器,監測橋梁應力變化,對橋梁使用壽命期間的結構健康狀況和性能進行實時監測,及時預警。
從洋湖到會展片區將一路無紅綠燈
為保障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,在建設單位科學謀劃、精心組織下,中建五局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項目部分為河東、河西兩個工區同步推進,定人定責,嚴格按照施工進度、節點要求施工。同時,項目部與長東公司黨支部成立聯合黨支部,開展了安全知識競賽、農民工義診等一系列特色黨建共建活動,以黨建促工建。
湘府東路跨瀏陽河大橋于國慶前夕順利合龍,標志著該項目取得了重大節點性勝利,項目計劃年底可基本完成建設。湘府東路(瀏陽河-黃興大道)整體建成后,雙向合計12車道,助力市民開車從洋湖片區出發到會展片區一路無紅綠燈,成為市民出行又一重要通勤通道;同時也將大大改善長沙市區東部的交通路網,尤其是助推會展新城片區搭建快速路網結構,有效推進片區一體化格局新發展。
記者了解到,將來湘府東路還將采用“高架橋+輔道”的快速化形式繼續向東延伸,直至黃花機場,成為長沙南部一條貫穿東西的交通“主動脈”,方便長沙市民出行,提升市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。